“秦朗丢作业”荒诞剧终结,原来我才是小丑
近日,“秦朗丢作业”事件在沉寂了两个多月后,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与之前的热议不同,此次重回视线并非因为秦朗本人的新动态,而是因为事件的始作俑者——网红“猫一杯”承认最初发布的视频系编造,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事网红徐某某及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。
此消息一出,全网哗然。从“秦朗丢作业”到“秦朗舅舅回应”,再到“博主晒与秦朗妈妈的聊天记录”,有关“秦朗是谁”“寻找秦朗”等词条,曾多次上榜各大互联网app热搜,引发社会关注。原本被塑造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温情寻找,转瞬间被证实为自媒体为追求流量、提升关注度而精心策划的一场营销闹剧,网红“猫一杯”一夜掉粉近30万,账号被封。
这一事件的曝光,令不少网友感到震惊与失望,直呼:“应当严惩”!也有一些网友认为“猫一杯”翻车在情理之中,毕竟“网红编段子、博眼球已是平常事,见怪不怪了”。
“秦朗丢作业”事件发酵数月最终迎来大结局,一场闹剧,荒诞收场。
“秦朗丢作业”事件回顾
2月16日,拥有千万粉丝的博主“Thurman猫一杯”发布了一则视频,称她在法国巴黎拾到两本国内一年级的寒假作业,并隔空喊话“一年级八班秦朗”。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”等话题迅速登上各平台热搜,并持续发酵,几度峰回路转:有自称秦朗老师、秦朗舅舅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,“秦朗舅舅”甚至还开启直播,吸引大量网民观看。
2月17日,杨某造谣某学校,并以“失主”舅舅身份摆拍、直播到书店购买新作业送给外甥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。
2月19日晚,“Thurman猫一杯”声称已找到孩子妈妈,并晒出与秦朗妈妈的聊天记录,但因为未公布学校名,所以网友仍表示质疑。
2月21日报道,有关部门介入调查“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”。
4月12日,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公告,为吸粉引流,网民Thurman猫一杯与同事薛某共同策划、编造“拾到小学生秦朗丢失的作业本”系列视频脚本造成恶劣影响。
梳理完整个事件,不难发现,事件本身并不复杂,本质上是网红为了吸人眼球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码,在这一过程中有网友为了蹭热度加入其中,通过造谣、编纂故事细节增强事件真实性,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。
“秦朗丢作业”事件爆火后,不少自媒体蜂拥跟进,并进一步发挥,既调侃玩心大发的“秦朗”把笑话闹到了国外,又假托专家口吻称“作业的丢失或许只是偶然,但反映出中国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业压力”,最后甚至还谈起如何教育孩子、如何改革中国教育的问题。在追求时效性和关注度的驱动下,甚至一些主流媒体未经核实就转载了相关信息,将其当作真实新闻进行传播,发布上述网红的视频信息,并制作标题“全网寻人:一年级8班秦朗”。
全网寻找“秦朗”的风波,无疑是一场网络狂欢,而这场狂欢的背后,离不开网红、平台和媒体的推波助澜。
首先,该事件由网红最先发起。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,网红不仅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奇观,亦是媒体、商业与网民的一场文化“共谋”。作为公众人物,网红借助其“资本化的人格魅力”,拥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广泛的影响力。罗振宇曾指出,在信息民主、泛滥的时代,没有权威,只有信任,所以内容和渠道显得并不重要,而一个让人产生信任感的魅力人格体才是真正的枢纽。因此,网红通常会塑造比普通人更加鲜明的人格特点,而且善于抓住场景和事件,为网民表达情绪提供内容。
同时,在数字社会中,从人到物到空间,从自媒体到直播平台,从眼球效应的强调到视觉营销的借用,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到网红这种视觉符号所带来的新鲜感、愉悦性、关注度上,去不断获得点击量、热搜榜和流量池,转换成资本的变现和新一轮的网红制造。
“做什么都不如获得公众的注视来得重要”,网红们“仅凭借自己高度的可见性(visibility)就能赚取收益”。为了获得更大范围的“被看”,他们借助形象展示的技术与艺术,通过对屏幕中“自我表现“或“自我营销"的把握、对形象的技术化管理、对生活“后台"和镜头“前台”的策略性展示,以及对“道具”和“布景”的虚拟化运用,来完成屏幕里自我形象的“表演”和重塑。无论是人物、商品还是景观,通过屏幕中的立体营销和自我宣传,努力实现屏幕前的形象展示和视识吸引,从而获取物质和精神上的高额回报。
作为创作者,为了吸引“被看”,网红们努力寻找能引起受众共情、引发网民关注的话题,并在视频中改变传统文字媒介中层层铺垫的叙述方式,向用户展示最具冲击性的视频画面等方式争夺用户注意力,制造丰富的媒介奇观。
小学生丢失作业这一网络老梗,每逢寒暑假都会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,尤其是在即将开学之际,此类段子或新闻层出叠现,极易触动网民的敏感点。而博主“猫一杯”选择将这一事件的背景设定在巴黎,为话题增添了更多的戏剧色彩。视频中老外厕所里捡到作业、博主帮忙写作业时发现题目出乎意料的难、带着作业从机场回国等夸张情节,无疑为这一话题汇聚了所有上热搜的要素。
随后,其他网红们也纷纷加入寻找“秦朗”的行动中,他们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相关信息,引发了粉丝们的广泛关注和转发,从而使得“秦朗”这个名字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,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这场风波的影响力。
其次,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为这一未经证实的消息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。随着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,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技术不断实现快速的迭代升级。社交媒体的新闻传播,目前主要依托算法推荐和个性化推送,这是决定信息流向和曝光度的关键因素。算法推荐通过内容类别、兴趣标签、浏览行为、社交关系等大数据的收集归纳,将用户的点击偏好整理分析后,为其精准推送大量相关内容,获得用户更高的点击量和浏览时间。
这些复杂的算法设计初衷是为了提供用户更感兴趣、更符合其偏好的内容,以此增强用户体验。然而,智能算法在选取那些能抓住用户眼球、引发共情的热点事件时,并不在乎它们是否耸人听闻,也不检查和追究信息来源的真实性。正如一些学者所认为:“在新媒体环境下,算法分发的更多是碎片化、个性化的信息,而不是新闻,算法推荐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对新闻专业主义和公共性的解构。”
在“秦朗事件”中,算法在无形中放大了某些未经查实内容的传播力,平台通过算法推荐、热门话题等方式,将寻找“秦朗”的信息推送给更多的用户,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。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,吸引眼球的假新闻会使得个人或小团体靠流量盈利的可能性变大;但对于受众和传播者来说,碎片化阅读让新闻核实难度变大,社交网络的意识形态分群让假新闻得以瞄准目标受众。于是,假新闻的点击和转发随之增大,最终化为流量,这也与平台上用户互动和评论加剧了事件发酵形成对应,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假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来。
最后,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场假新闻闹剧中,媒体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,都纷纷对这场风波进行了报道和评论,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不加甄别制作标题后进行二创、加话题,让事件看上去“真实可信”,进一步扩大了传播。
这些报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和细节,还通过分析和解读,引导了公众对于事件的看法和态度。例如在事件闹得沸反盈天、网民吃瓜的时候,央视网发文点名批评该热点话题:“博流量不能无底线,为了蹭热度、赚流量,挑战公序良俗,终将被流量反噬。”澎湃新闻也刊发了评论《“秦朗巴黎丢作业”算什么新闻》,对事件的真实性提出质疑。媒体的报道无疑为这场风波提供了更多的曝光和关注度,使得事件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。
无论是网红、平台还是媒体,其行为背后,反映出的都是在社交媒体时代,对流量和关注度的过度追求。
除了“秦朗丢作业”,热搜上经常挂着一些无关紧要的“狗屁新闻”(人大董晨宇老师总结),例如X明星的家事恋情瓜、某音和某书上不明所以的热梗段子等。
这些“狗屁新闻”有着共同的特征:
1、事情被人为放大并发布到网上,往往能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,尤其是当新闻涉及到名人时,关注度更高。
2、这类新闻通常不具备公共价值,也就是说,它不会对公众的生活造成实质性的负面影响。
3、这类新闻会占据公众的注意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公众所看到的新闻内容往往是媒体和营销号希望他们看到的,这可以被视为媒体有目的的议程设置。
简而言之,“狗屁新闻”是指那些被人为制造和放大的、缺乏公共价值但能够吸引公众注意力的新闻。这类新闻的存在,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信息时代,人人都处于信息焦虑当中,害怕错过任何可能对自己有用的信息,这种“错失恐惧”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“狗屁新闻”的传播。同时,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,也会倾向于发布这类新闻。
这似乎构成了一种媒介制造的“伪事件”,即媒体通过报道和引导,使得公众对这些事件或人物产生了关注和兴趣。在这种情境下,公众往往会被媒体所构建的框架所影响,认为这些被报道的对象具有某种重要性或意义,从而投入关注。然而,这种关注往往并非基于事件或人物本身的实际价值,而是媒体选择性报道和强调的结果。
官媒将这种低质量、缺乏营养、博人眼球的新闻类型称之为“新黄色新闻”。
“黄色新闻”的概念诞生于19世纪末,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普利策在他的《世界报》上办了一个漫画专栏,主人公是画家奥特考尔特画的一个发型稀疏、没有门牙、穿着黄色大睡衣的男孩。专栏借“黄孩子”之口讲述纽约发生的新闻事件,漫画图文并茂,滑稽可笑,因此受到读者的欢迎。随后《世界报》和《新闻报》竞争,抢夺以“黄孩子”为主角的连载漫画的作者群,并藉人们对此事的关注大肆策划刺激性报道,来争夺受众。彼时著名记者华德曼将两报的新闻报道风格戏称为“黄色新闻”,随后,“黄色新闻”就用来指代具有煽动性的、格调不高的新闻类型,他们通常不具备较大的社会价值,纯粹是对大众趣味的无底线迎合。
而“新黄色新闻”则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化条件下用户兴趣对新闻价值的影响,一些生活琐事被包装成新闻产品提供给用户,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。这种新闻形式与黄色新闻相似,同样也面临着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问题。
当段子被当成“新闻”,结果就是新黄色新闻的泛滥,“娱乐至死”大行其道,公众受困于信息的泥淖中。新闻的意义与价值被不断消解,越来越短平快、越来越娱乐化新闻无法引起受众关注,海量的内容充斥着网络,注意力被不断“收割”,寻找意义却犹如大海捞针,同时公众还深陷知情权匮乏的处境之中。
在猫一杯道歉的视频评论区中,有很多留言仍不以为意,觉得小题大做:
“伪造个作业有什么危害吗?”
“比较好奇到底造成啥恶劣影响。”
“就算是假的又会有什么损失呢?”
我们有必要较真“秦朗丢作业”吗?我们真的只是在较真“秦朗事件”吗?
此前,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,公布10起典型案例,“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”事件正是其中之一。杭州警方对炮制谣言的徐某某等作出行政处罚,对看似芝麻绿豆的小事做了严肃的调查和证实,体现了对真相、对互联网传播秩序负责任的态度。
一旦哗众取宠的东西越来越多,人们就会沉浸在娱乐至死的虚假繁荣无法自拔;一旦编造制造的热点越来越多,“新黄色新闻”就会占据这个世界,而真正需要关注的事情,就会被淹没在看不见的角落。
靠卖惨吸粉走红的网红“凉山曲布”和“赵灵儿”,在当地无人居住的生产用房、破壁残垣面前,将自己打造成“大凉山原生态”人设,通过“蹭饭”“助农”等情节短视频博取眼球、收割流量,最终直播带货,销售假冒大凉山农产品,涉案金额上千万元;
外卖媛网红“小逗逗”“苏苏在送餐”“宝儿琪琪格”等人,冒充骑手送餐摆拍擦边内容,编造送餐车辆被盗后大哭情节,拍摄发布数十条虚假送餐视频博取流量,污名化骑手外卖员;
“点读机女孩”模糊脑瘤手术时间线,发布库存视频博得网友同情……
当虚假的苦难被放大,大山深处真正的苦难就会被掩埋;
当摆拍的崩溃被传播,外卖骑手真正的崩溃就会被忽视;
当库存的病痛被消费,正在经历病痛的人群就会被质疑。
无论是以往的摆拍闹剧,还是如今编造的“秦朗作业”,当编织渲染的信息茧房被不断扩大,便会遮蔽住我们看见真实的那扇窗。
参考文献:
澎湃新闻.较真“秦朗丢作业”,重拾对新闻的严肃态度
央视网.“秦朗是谁”不重要,“新黄色新闻”泛滥很危险
罗坤瑾.狂欢与规训: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传播及治理研究[J].现代传播(中国传媒大学学报),2019,41(02):68-72.
余驰疆.社交网络假新闻的传播心理剖析[J].青年记者,2019,(07):45-46.
姜博文.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假新闻治理[J].传媒,2021,(14):61-63.
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
早早
小E
知知
小S
卷卷
胖胖